低空物流: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
2025-03-09 18:57:13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作為低空經濟的“火車頭”和“先行棋”,低空物流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和廣闊應用場景。去年以來,政策扶持與企業創新協同推進,全國多地積極行動,低空物流的新賽道日漸開闊。
到2035年有望達4500億—6050億元
低空物流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
1200億—1500億元
增長率為37.41%
到2023年達581.8億元
2020年我國低空物流市場規模為
271.8億元
2025年預計達1.5萬億元
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達
5059.5億元
無人機劃破云層,編織起一張看不見的物流天網。低空物流正以顛覆性的姿態重塑現代生活圖景:在蜿蜒陡峭的八達嶺長城,游客用手機下單5分鐘后,山下的酸梅湯與冰咖啡便直抵掌心;在武漢市區的車流之上,無人機載著救命的血漿,與時間賽跑,締造生命奇跡;在浙江舟山的浪濤之畔,從深海起網的大黃魚“搭乘”無人機,15分鐘后便被端上百姓餐桌……低空物流正在拓展“即時送達”的邊界,將“遙不可及”變為“觸手可及”。
繼2024年后,“低空經濟”今年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低空經濟的“火車頭”和“先行棋”,低空物流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和廣闊應用場景。去年以來,政策扶持與企業創新協同推進,全國多地積極行動,低空物流的新賽道日漸開闊。這場由科技創新掀起的物流革命,不僅重構了城市物流時空格局,更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無人機飛出新場景
華燈初上,從香港下班返回深圳的張女士,在離港前通過外賣平臺下單了一杯奶茶。當她還在路上時,一架無人機已將奶茶送到深圳福田口岸的空投柜。
香港下單,深圳取貨。前不久,深圳打造的國內首條口岸場景無人機配送航線正式開航。每日往返港深的市民,在口岸附近點外賣可享受前所未有的“空投”服務,下單后最快10分鐘即可在指定降落點取貨。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統計,2024年,我國新開低空物流航線超過140條。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個城市共開通了20多條快遞、外賣運輸航線,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一直以來,鄉村物流是物流行業的痛點。一些農村地區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地廣人稀,成為制約快遞進村的“攔路虎”。低空物流航線開通后,助力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姥山島位于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湖心,島民高女士前不久也享受了一把“空中快遞”的便利。用時4分鐘,一架滿載貨物的無人機就從安徽省巢湖市中廟街道飛到了姥山島,相較輪渡運輸縮短近2個小時。無人機調度靈活、快捷高效,能有效解決島上投遞不便的難題。
在四川,無人機為農產品出山開辟出一條“空中走廊”。成都市邛崍市南寶山鎮木梯村位于南寶山海拔1400余米處,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云朵上的民族村”。前不久,隨著無人機載著新鮮山筍騰空而起,當地農產品出山打開了新通道。當地村民不禁贊嘆,無人機運輸既省時又省力,終于不用跑到鎮上寄快遞了。
在醫療救援領域,低空物流同樣大有作為。
去年12月2日,武漢市首條血液運輸低空航線從武漢血液中心啟航,工作人員細致、規范地完成血液的出庫、復核、封裝后,兩位順豐小哥將封裝完好的運輸箱裝進無人機。隨后,無人機將首批800毫升血液運往武漢亞心總醫院,全程約11公里,用時僅19分鐘。救護車往返兩地則需要1小時左右。從1小時到19分鐘,這是一場生死時速的賽跑。低空物流架起的“空中生命通道”,為患者贏得了更多生的希望。
面對市場需求量日益擴大,低空物流的應用空間不斷拓寬:農藥精準投放與噴灑,風電、油井等基礎設施日常運維,醫療物資運輸,旅游景區物資配送……根據《2024中國低空物流發展報告》,低空物流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1200億—1500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4500億—6050億元。
新技術重塑全流程
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低空飛行器,已成為驅動低空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創新力量。目前,越來越多企業在低空飛行器領域加碼布局。
美團無人機與即時零售相伴而生。“我們要把有強時效需求或人力難及的配送場景做得更好。”美團無人機公共事務負責人閆琰告訴記者,無人機極大提升了配送效率,能滿足消費者對極致物流體驗的追求。
美團自主研制的第四代無人機被稱為“空中外賣員”,可將3公里范圍內的外賣送達時間縮短至15分鐘以內。
“讓無人機在中雨、中雪、大風等環境中穩定飛行,是我們研制第四代無人機要解決的問題。”閆琰說,為確保無人機在惡劣天氣安全飛行,技術團隊專門進行升級改造。例如,雨和雪會影響視覺感知能力,團隊從鏡頭設計和算法等方面,改善了中雨、中雪等特殊天氣下無人機的感知定位能力。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通航企業達到744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226架,通用機場470個;無人機運營企業近1.9萬家,國內注冊無人機215.8萬架。
作為快遞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順豐在珠三角地區部署的豐翼無人機,日均完成山區、海島配送5000余單,運輸成本較傳統方式降低60%。
大疆農業無人機在新疆棉田穿梭,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全流程自動化進行,每畝農藥使用量減少30%,人力成本下降85%。
京東物流推出全新一代JDX20“京鵲”多旋翼智慧物流無人機,其最大載重量達10千克。“這款無人機最大的特點是智能化。”京東物流智能飛行業務負責人王琦說,它不僅具備自檢測能力,還能自動完成商品稱重、貨倉在位安全檢測,大大降低了運維難度。
新興技術的迭代升級正在加速重構傳統物流作業流程,為物流行業智慧化、高效化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規模化需補短板
在新興技術賦能下,低空物流產業乘風而起。但前行路上,低空物流產業發展仍要爬坡過坎。
在談及當前低空物流產業發展的短板時,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副會長徐勇說,一方面,低空物流專用無人機機型的載重和續航能力仍存在瓶頸;另一方面,圍繞物流無人機的飛行航路和空域管理規范仍存在制度真空,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促進我國低空物流空域航線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擁有較為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民用航空機場和通用機場達700多個。“與公路、鐵路、航空等物流運輸方式相比,低空物流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城際間飛行的經濟性和時效性問題。”徐勇認為,只有完善低空物流無人機與“公路—鐵路—航空”多式聯運的銜接機制,才能進一步發揮低空物流的優勢。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政策法規研究處處長耿燕分析,基礎設施硬件供給不足與空域管理系統建設滯后是低空物流發展面臨的兩大挑戰。她建議,應加速推動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場地、低空飛行器充電站、維修站等地面保障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完善飛行信息系統,為無人機提供精準飛行指導。
王琦也認為,無人機安全有序運行離不開地面設施設備的支撐。現階段,除少數城市的試點地區有一定保障外,其他地區還未起步,這一點是發展無人機物流必須突破的瓶頸。
此外,王琦說,對企業而言,發展低空物流需要前期承擔巨大的研發和制造成本。就目前應用場景來看,低空物流以試點運營為主,還未形成規模化效應。他希望,未來京東物流能夠與地方政府、無人機廠商等多方加強合作,從示范運營到打造健康發展生態,共同實現技術研發標準化、低空運載高效化,推動綜合物流成本不斷降低。
兩百多年前,當第一臺蒸汽機車問世時,曾被質疑無法與傳統的馬車相媲美;一百多年,沒有人能想到,飛機會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如今,當我們回望歷史,更有理由憧憬未來:科幻電影中各種飛行器自由穿梭于城市上空的場景,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