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制”讓中國物流跑出路企協作加速度
2025-04-18 20:14:20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4月15日15時30分,一列滿載瓷磚的“一單制”鐵水聯運班列從粵港澳大灣區肇慶站鳴笛啟程,經廣州南沙港換裝海運后,將直抵京津冀經濟圈核心樞紐天津港。這標志著我國首條貫通粵港澳大灣區與京津冀地區的“一單制”鐵水聯運物流新通道正式開通,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經濟協同注入強勁動能。
助力物流運輸效率的躍升。傳統物流模式下,多式聯運因涉及鐵路、水運等多種運輸方式,各環節之間的協調往往面臨巨大挑戰。運輸企業需要針對不同運輸方式分別簽署合同、生成單據,導致信息割裂、管理復雜。客戶頻繁面對信息不對稱、運輸銜接不暢等問題,既浪費時間,也增加了物流成本。“一單制”的核心在于打破運輸環節間的“信息孤島”,通過一張運單貫穿整個運輸鏈條。這種“簡化到極致”的操作,不僅降低了運輸協調成本,也讓貨主體驗到了“物流快車道”的便捷。對于企業而言,這意味著更快的貨物流轉和更低的管理成本;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則是物流體驗的全面升級。
降本增效讓企業輕裝上陣。從“各管一段”到“一單到底”,企業省出真金白銀。過去,公路、鐵路、水運的運單互不相認,企業每換一種運輸方式就得重新辦手續、交押金,費時又燒錢。而如今,全國30個省市試點“一單制”,國鐵集團、港口集團、物流企業數據互通,電子運單全程“一碼溯源”,單證成本大大降低,真正讓企業收益。尤其在當前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這類實實在在的成本優化,能讓企業騰出更多資金投入技術升級或市場拓展,真正實現“輕裝上陣”。
服務升級以需求為導向的務實創新。過去,多式聯運產品往往由運輸企業主導設計,客戶選擇空間有限。而此次改革明確提出“提供多種組合產品”,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在95306平臺上靈活匹配鐵路與航運線路。例如,珠三角電子產品出口企業既可選擇“中歐班列+波羅的海航線”的陸海快線,也可選擇“沿海鐵路+東南亞航運”的短途組合,運輸方案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定制”。2025年,區塊鏈存證、5G物聯網追蹤已成標配。比如成都國際班列的“中歐一單通”,貨物從重慶果園港出發,經鐵路到歐洲,全程溫濕度、位置實時更新,客戶在波蘭就能用數字人民幣在線結算,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
國鐵集團試行多式聯運“一單制”,不僅是對傳統物流模式的一次創新,更是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目標的一次積極響應。從提升物流效率到優化運輸結構,從促進智慧物流到彰顯中國標準,“一單制”展現了其深遠的戰略意義。未來,我們期待“一單制”模式在更大范圍內的推廣,為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注入更多動能,讓中國物流行業更高效、更綠色、更智能,為全球物流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