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號”中亞貨運班列兩周年 下月起將首次返程裝載
2015-11-28 12:11:18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央廣網西安11月28日消息(記者劉濤)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今天是西安鐵路局“長安號”中亞貨運班列開通兩周年的日子。兩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推進,“長安號”班列在聯通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國際貿易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未來發展有哪些構想?
2013年11月28日,西安鐵路局開行西安至阿拉木圖國際貨運班列,打通了陜西連接中亞的物流大通道。兩年來,“長安號”的車皮源源不斷發往中亞各國,載貨量和發車量也是連年翻番,僅今年前11個月,發車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283%。運營初期每個月只開行1列班列,現在每月要開行6—8列,車皮還常常是供不應求的。前年首趟中亞貨運班列開行時,運載的貨物都是“陜西制造”,如今,陜西本地貨源比重已經下降到三成,七成的貨源都來自外省。貨品的種類也由剛開始的單一工業機械,逐步向多品類發展,比如現在有工業原材料、建材、食品、輕工產品等。
經過兩年多的摸索,“長安號”中亞貨運班列基本進入穩定的常態化運營階段。但一直有個問題困擾鐵路工作人員,就是去往中亞的車皮都是“滿車去、空車回”,造成車皮資源的浪費。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車皮的使用效率,“長安號”一直在努力改變返程空跑的局面,不僅要讓中國商品“走出去”,也要把國外優質的貨物“引進來”。經過不懈努力,下月中旬,“長安號”就將在返程時從哈薩克斯坦裝載22車共計2000噸的食用油,運回西安,這也是西安鐵路局開行中亞國際貨運班列以來首次實現反向裝載,實現了零突破。下一步,鐵路部門還將繼續積極尋找國外貨源,讓“長安號”充分發揮雙向運輸的作用,真正意義上實現絲路經濟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