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快遞獲5000萬美元融資 流量仍是發展瓶頸
2016-04-20 10:36:48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繼達達物流低價賣給京東之后,4月18日,又一眾包物流人人快遞宣布獲5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人人快遞并未透露具體的投資方,只表示是一家知名的投中后期的基金。人人快遞創始人兼CEO謝勤表示,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擴大經營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以及用于人才引進。
人人快遞采用共享經濟的眾包模式,人人快遞的所有“自由快遞人”非公司員工,而是社會個體。自由快遞人,經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拍照存檔等操作成為自由快遞人,下載并注冊其移動客戶端后可在平臺申請接單,但自由快遞人不隸屬于人人快遞。
自由快遞人主要任務是幫客戶跑腿、代買。謝勤透露,人人快遞現在每日訂單量為幾十萬單,已經通過上門培訓考試的配送員達到五六十萬人。
人人快遞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四川成都,于2014年獲得15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和高榕資本。
人人快遞平臺剛上線時引發了不少質疑,此前曾因為涉嫌違法經營被多地叫停。在第一次獲得投資以后,人人快遞CEO謝勤就曾表示:“我們不是快遞公司,我們是眾包服務,是點對點及時同城配送信息平臺。和快遞沒直接聯系,不需要相關牌照。”
繼牌照問題后,人人快遞正面臨流量的發展瓶頸。謝勤表示,人人快遞只接一部分企業的訂單,但也沒有長期固定的合作企業。
對眾包物流企業來說,來自消費者端(C端)的訂單過于小眾,且卸貨點不同導致無法形成訂單密度,難以發展成為平臺;但若該類平臺承接小商家(B端)訂單,又會因為B端忠誠度低(只關注成本)的原因,壓縮利潤空間。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企業獲取用戶的成本在不斷增加,對于大多數平臺來說,用戶留存率也在逐年下降。從本質上看,缺少固定的企業級客戶,沒有穩定的訂單來源和流量,將成為眾包物流發展中最大的瓶頸,找一個長期倚仗的平臺來供給訂單和流量將成為一大趨勢,達達就是其中一例。
上周,京東以京東到家的業務、京東集團的業務資源以及兩億美元現金換取新公司約47.4%的股份并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對于距上一輪融資過去還不到半年的達達物流來說,與京東的合并相當于賤價出售。
對于流量問題的解決,人人快遞曾嘗試接入餓了么等平臺,提供外賣配送等服務,但僅嘗試了兩個月就終止。雖然外賣起單量很快,但不可缺少的補貼給人人快遞帶來很大虧損。
比起其他一些共享經濟平臺,人人快遞沒有大幅燒錢,而是基本盈虧平衡,原因在于人人快遞的部分單子可以提取20%的傭金。在接單模式下,接一個從中關村(9.07, -0.10, -1.09%)到三元橋的快件,接單者將可從中獲取28.8,平臺收取20%即7.2的服務費,接近于快車司機的收入所得。
同時,諸如順豐等傳統快遞公司都在著力同城服務的布局;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也紛紛開始自建物流;阿里通過外賣業務聯姻餓了么物流,達達與京東到家合并;現在留給第三方眾包物流生存空間越來越少。
此外,阿里菜鳥推出的專業快遞員眾包計劃裹裹APP也是第三方眾包物流的一大競爭對手。裹裹APP引入專業快遞公司快遞員為消費者提供眾包寄件服務,擁有阿里和專業快遞公司背書的專業快遞員具有很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