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首發
2015-11-25 14:40:27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11月24日10時28分,一列滿載太陽能組件的集裝箱貨運班列在南昌縣橫崗火車站開出,將經滿洲里站過境前往荷蘭鹿特丹,這是江西紅土地上開出的第一趟贛歐班列,今年圣誕節前,贛產太陽能組件將安裝在荷蘭鹿特丹。贛歐國際鐵路貨運通道的班列化運行,標志著江西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物流樞紐。
贛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首發
紅土地上開出首趟贛歐班列
11月24日上午,一列滿載太陽能組件的集裝箱貨運班列停靠在南昌縣橫崗火車站,隨著一聲令下,10時28分,這趟貨運班列緩緩駛出車站,這也是江西首趟正式開行的贛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
據介紹,贛歐(南昌-鹿特丹)國際鐵路貨運首發班列裝載的貨物全部是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南昌)有限公司的太陽能組件,共計48個集裝箱(即48個車皮),由南昌橫崗站(江西國儲物流有限公司933處鐵路貨場)始發,經滿洲里口岸出境,途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到達終點荷蘭鹿特丹,全程1.2萬余公里,運行時間約17天。
“去年12月18日贛歐(亞)國際鐵路貨運通道打通試運行。今年3月以來,省商務廳就聯合鐵路部門到11個設區市宣傳推介,并深入企業組織貨源,在上周才最終組織確定了這批貨源,從而確保了此次贛歐(南昌-鹿特丹)國際鐵路貨運首發班列的開行。”省商務廳陸路口岸管理處處長李克表示。
六國“接力”將班列開抵荷蘭
李克告訴記者,贛歐(南昌-鹿特丹)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運輸時間比海運(約45天左右)節省時間28天左右,比空運節省運費50%以上,且比海運、空運都要安全,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省時等特點,是一條中國內陸通往中亞和歐洲的快捷、安全、低成本物流通道,不僅連接歐亞大陸和東西半球兩個市場,還直接打破了歐亞間貿易壁壘。該班列的開行為我省外貿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運輸方式,能有效幫助企業搶占國際市場,帶動優勢產業加快發展,促進太陽能光伏、電子電器、汽車及配件、高檔陶瓷、品牌服裝等我省優勢產業和傳統產業發展升級。
昨日開出的贛歐班列車次為79110次,車上一共配了兩名司機,均來自南昌鐵路局向塘機務段,司機李健說,他與同事將把班列開到安徽蕪湖,隨后將由上海鐵路局的工作人員并配備機車頭繼續北上開行。據鐵路部門介紹,在各個鐵路局管轄范圍內都將使用該鐵路局的機車頭及火車司機,一直到滿洲里邊境,然后把貨物(48個車皮)交接給俄羅斯鐵路部門,采取“換人換車頭”的方式,具體運行路線為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這意味著,從中國開始,全程6個國家的鐵路部門將接力把48個車皮運往目的地荷蘭鹿特丹。”鐵路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我省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物流樞紐
江西是內陸省份,開行贛歐班列,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通過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道路和口岸的互聯互通,將進一步增強江西與各國的合作交流,提升我省對外開放水平。
省商務廳廳長王水平在班列開行首發儀式上致辭時表示,贛歐(南昌-鹿特丹)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開通,對加快我省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進程,進一步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特別是對歐洲、中亞出口貿易規模將發揮積極作用。“該班列的首發是江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我省外貿進出口新通道、全面建設國內國際現代物流體系的有效途徑,對加強我省與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各國和中西部的區域合作,全面提升我省開放水平、優化發展環境有著積極意義。”王水平表示。
多部門將推優惠促贛歐班列常態化
首趟正式開行的贛歐班列貨主代表賽維集團組件事業部總經理黃衛星告訴記者,此次采用國際班列的方式將太陽能組件運往歐洲市場,主要是荷蘭鹿特丹的客戶要求的時間比較趕,如果是走海運的話,根本無法完成;另一方面,政府還給予了50%的運價補貼,這樣一來跟水運的價格差不多。對于以后是否還會選擇走國際貨運班列這一問題,黃衛星表示,如果價格補貼還有的話,會優先進行考慮。
雖然國際貨運班列有時間優勢,但跟海運相比成本要高出許多,此外,江西的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因此貨源也會成為一大難題。如何保證班列的正常開行及常態化運行,李克表示,將聯合有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比如鐵路部門給予企業運費下浮等,爭取班列的常態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