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現代物流園引領開放高地建設
2016-03-05 16:30:45 來源:西雙版納鳳寧物流有限公司
在今年初召開的沙坪壩區人代會上,沙坪壩區制訂了“十三五”要建設“三園三城”的規劃。這“三園三城”是沙坪壩區“十三五”時期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發展的主戰場、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從今天起,本報將連續刊登一組三園三城’承載沙坪壩區‘十三五’發展”的系列報道。
“渝新歐”班列起點站,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重慶鐵路口岸,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里,一批對外開放的載體已經建成。
“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將利用已有和正在加快建設的基礎,把物流園這一對外開放的載體建設成‘一帶一路新起點、重慶開放大平臺、沙坪壩經濟增長極’。” 沙坪壩區委書記王越說。
重慶內陸開放高地的核心載體
規劃面積為35.5平方公里的西部現代物流園是重慶市3個“三合一”開放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核心載體,是沙坪壩區“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個平臺。
這一平臺建設的戰略定位是:國家“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的戰略節點、渝新歐國際貿易大通道的起點、西南地區保稅物流分撥中心、內陸鐵路樞紐口岸。
“因而,我們不僅要建設這一對外開放的平臺,還要利用物流園在對外開放中的優勢建設國際物流開發區,引領沙坪壩區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王越說。
作為重慶內陸開放高地核心載體的西部現代物流園也迎來了一些重大的對外開放戰略機遇。如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落戶重慶,就給物流園的建設帶來了鐵路口岸示范區建設、中新商業合作建設等機遇。
“對來到面前的機遇,我們不會錯過。”西部現代物流園開發建設責任公司董事長羅書權說,目前,園區正抓住這一機遇,與新加坡的相關企業在物流、金融、信息化等領域達成合作,物流園已經成為中新(重慶)合作的重要窗口。
沙坪壩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西部現代物流園的開發建設將成為沙坪壩區“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按照規劃,西部現代物流園建成后,每年將實現3000億元的收入、800億元的GDP、100億元的稅收。
西部現代物流園的產業發展是以“五個中心”來承載的,即互聯互通示范中心、現代服務業示范中心、智慧產業示范中心、物流商貿金融中心、開發開放創新中心。
這五個中心的產業承載體使物流園在產業的發展上站在了國際物流開發的高點上來選擇、引進產業項目。
2015年,物流園內國際貿易、物流產業就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澳大利亞嘉民等9個項目入駐,引進13家汽車貿易商,簽約豐樹跨境物流服務中心等9個跨境電商、跨境融資項目,投運了跨境電商智能公共監管倉等6個項目,新增注冊企業102家。
這些建成投運的項目已經開始為沙坪壩區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2015年,物流園區實現營業收入86億元,實現稅收8億元。
“十三五”開局之年大手筆“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物流園的開發建設將投入80億元,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今年初的沙坪壩區人代會上,區長何勇提出,今年物流園將依托渝新歐鐵路建設國際郵件交換中心、亞歐貨物互通分撥中心、植物種苗口岸等一大批國際物流項目。
已基本具備產業開發條件的物流園區內,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產業開發成為重點。目前,已經啟動推進建設的重點產業開發建設項目就有14個,項目總投資達69億多元。
對外開放的產業項目是園區產業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因而,今年物流園區將開工建設口岸商貿大樓、集裝箱風情街等項目,并引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和貿易集成商來園區設立區域總部,打造外貿總部經濟。
物流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也在提速。園區在按海綿城市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在今年內將完成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拓展區、倉儲加工片區、中國西部生產資料市場、多式聯運片區等23個項目的道路、綜合管網、景觀綠化等基礎工程。
作為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核心載體,對外招商理所當然地成為重點。目前,物流園區按照“口岸+產業+市場”一體化口岸經濟區的布局,組織專業招商團隊,加大了招商引資。